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侵袭,导致形成闭塞性血栓[1]。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2]。PCI是一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对心肌的血流灌注有改善作用,术后的康复治疗也至关重要。本文研究分别使用常规康复治疗及在其基础上使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5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125)与研究组(n=125)。对照组患者男70例女55例,年龄范围为45-78周岁,平均年龄(52.65±9.3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72例女53例,年龄范围为46-77周岁,平均年龄(53.29±9.71)周岁。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均讲解治疗的相关知识,并得到患者的同意签字。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办法,指导患者使用降压药、降脂药等药物治疗[3]。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脑心通胶囊(生产厂家: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20025001;规格:0.4g/粒,18粒/板,4板/盒)口服0.8-1.6g(2-4粒)/次,3次/d。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调整用药[4]。
展开剩余68%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成人收缩压≤130mmHg(18.6kPa)为正常血压,≥140mmHg(21.3kPa)为高血压,≤90mmHg(12kPa)为低血压[5]。心室射血分数计算公式为:射血分数=(心室舒张末容积-心室收缩末容积)*100%/心室舒张末容积,正常情况下左室射血分数为≥50%,若小于此值即为心功能不全[6]。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变化越好,并发症发生概率越小,临床症状改善越好,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2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康复治疗方式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t检验校准其计量数据(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χ2检验校准其计数数据(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反则无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较严重性的心血管疾病,易已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多种并发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有着严重影响[7]。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后,可降低患者的猝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近期预后有改善作用。除手术治疗外也需辅助药物治疗,达到控制患者血压及抗凝的目的,帮助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8]。
脑心通胶囊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等[9]。主要成份为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等[10]。属中成药,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可以起到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巩固疗效的作用,用药安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少。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3.20%),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较好。因此,脑心通胶囊治疗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帮助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PCI手术治疗后,使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普及使用。
发布于:北京市网眼查-免费配资-配资平台官网网址-好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